这两项国家标准,分别从智能能力和场景效果两大核心维度对智能家电进行规范,既能解决行业此前智能定义模糊、场景体验参差不齐等问题,也能让消费者选购和使用时更清晰、更安心,以下是具体内容解析:
《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要求和评价第1部分:通用要求》(GB/T28219.1—2025)
明确核心智能能力:要求智能家电必须具备数据管理、人机交互、智能控制、智能运维这四项关键能力,从基础层面划定了“智能家电”的合格线,避免部分产品仅加装简单联网模块就标称“智能”的乱象。
建立五级智能等级体系:创新设置L1-L5五级智能等级评价体系,通过综合评分划分产品智能程度。该体系能让消费者快速判断不同家电的智能水平,比如L1级可能仅满足基础远程控制,L5级则可能实现全场景自主适配和运维,大幅降低选购决策成本。
规范信息标注要求:强制要求企业清晰标注智能功能的具体效用、网络接入方法,以及信息安全风险提示等内容。这既解决了消费者看不懂智能功能实际价值的问题,也能提升使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保障。
《智能家用电器应用场景第1部分:通用要求》(GB/T46505.1—2025)
划定9类典型场景框架:明确了环境管理、健康管理、能源资源管理等9类智能家电核心应用场景的实现方式和技术标准,为企业研发多场景适配的智能家电提供了统一依据,也推动不同品牌家电间的生态互联更顺畅。
制定可量化的场景指标:针对具体场景给出了明确的数值标准,避免场景体验“凭感觉”。以环境管理场景为例,标准要求温度波动不超过±2°C;颗粒物洁净空气量实测值不低于标称值的90%;同时还规定了卧室与客厅区域的噪声上限,以及光线调节正确率不低于80%等,这些量化指标能确保智能家电的场景使用效果可测量、可评价。
这两项标准的落地,将推动智能家电行业从“概念炒作”转向“实质体验提升”,一方面倒逼企业按标准优化研发生产,另一方面也为市场监管提供了明确依据,进而加速智能家电行业的规范化、高质量发展。
【潮流家电网版权声明】:本网站注明转载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欢迎提供相关证据,发送邮件至731801816@qq.com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,侵权必究。



